1-9月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5.86%;归母净利润为5518.69万元,同比增长48.45%方盛股份在今年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散热是个大市场,工业领域有发热的地方就离不开散热。”方盛股份董事长、总经理丁云龙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说,公司正带着过去近20年在换热器领域的积淀,瞄准氢能、储能两个全新赛道,志在将自身打造成为换热服务综合供应商。
公开信息显示,方盛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换热器和换热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向全球客户提供散热产品与服务。
“和大众普遍接触到的手机、电脑等散热不同,方盛股份主要为工业设备提供散热,核心产品是铝制板翅换热器及相关换热系统。”丁云龙介绍,换热器是非常重要的换热设备,几乎在所有的工业领域中都有应用,“风力发电、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空气压缩机等,我们均有所涉及。”
而板翅换热器则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最受工业界关注的换热设备之一。“铝制板翅换热器采用了内外双层的翅片结构,不仅紧凑轻巧,且传热效率高、耐久性强,因此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市场前景广阔。”丁云龙说。
方盛股份的发展历程正是板翅换热器应用扩展的一个缩影。公司在2007年起步时是给空调压缩机做配套冷却器,挖到“第一桶金”;随后进入风电、工程机械等领域,营收规模稳定在1亿元以上;如今,伴随着能源变革,公司产品加速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布局与探索,正逐步开发储能热管理、氢能热管理、锂电热管理、IDC数据中心、5G基站等领域的相关产品。
“如今,换热不再是简单的工业概念,而是与国家能源战略密切相关,这是我们未来实现进一步发展最大的底气。”丁云龙说,以公司正在开发的余热回收、储能、氢能等领域的热管理产品为例,产品迭代紧紧围绕清洁能源使用方向。随着下游应用市场的发展提速,尤其是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相关产业市场进一步扩大,将带来大量换热器产品需求。
“每一次产业变革都给我们带来业务跃升的机会。”丁云龙说,方盛股份在过去充分尝到了为朝阳行业做配套的“甜头”,如瞄准储能和氢能领域,既是对这两个赛道的充分看好,更是公司基于当前产品、技术、客户优势的顺势而为。
如储能领域,方盛股份现有的风电、光伏、工程机械领域客户中有不少在开拓储能方面业务。公司作为合格供应商,在争取相关业务订单时具备天然优势。据悉,公司储能领域热管理产品主要是配套电池模组的热管理产品。通过上半年相关客户的接洽、技术及工艺选型,方盛股份目前已为多家主流储能设备制造厂商打样试制,并向部分客户批量交付产品。
氢能散热目前有两条不同线路,一条是传统连续炉生产的管带式换热器,另一条是真空炉生产的板翅式换热器。“我们始终坚持研发真空钎焊工艺的板翅换热器。这种工艺批量化生产能力较低,让我们错过了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但制造出的产品内腔清洁度高、离子析出率控制好,在氢能领域具备天然优势。”丁云龙说。
当前,氢能领域终端散热的技术方案尚未定型,规范要求也还没有明确。“我们正和目标客户一同进行前期开发,未来道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对技术与研发的不断投入则支撑方盛股份在新领域的不断探索。公司在持续运营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知识匹配、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稳定高效的管理及专业技术研发团队。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89个。
过去近20年的发展让方盛股份在换热器领域形成了一系列优势。带着这些优势,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的丁云龙志在将公司打造成一家换热服务的综合服务商。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方盛股份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在通过对单一产品的积累,形成了完备的供应链质量管控体系与客户积累,在行业内具备了排在前列的制造能力与管理能力。”丁云龙说,一个换热器的货值虽不高,但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
“如果因为几千元的换热器出了问题导致价值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设备停机,是下游客户难以接受的损失。正因如此,在成为合格供应商后服务会有延续性,从而形成业务壁垒。”丁云龙表示。
基于这种优势,方盛股份希望未来能够给客户提供系统性的换热服务。“例如我们的冷却产品,在提供冷却器的同时向客户销售支架以及管路售后服务等,通过一整套服务提高单一客户的货值,也让客户的黏性更强。”丁云龙表示,“这需要我们持续挖掘客户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而有过海外留学经历的丁云龙相较老一辈创业者对资本市场也拥有更清晰的认识,一手主导了公司在北交所的上市。“从接手公司时我就意识到,方盛股份要想实现更快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
丁云龙说,北交所重点服务于专精特新企业,给了像方盛股份这样创新型中小企业一个更早走向资本市场的机会。“成功上市后,我们更加坚定创新驱动、技术先行的理念,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鼓舞作用。”
与此同时,成功上市后,公司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也均有所提升,对销售市场的拓展、知名客户的开发起到了背书作用。此外,成为上市公司后,促使方盛股份进一步强化治理规范,对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孟培嘉)